靈敏嬌小的身軀,將花與敵人炸裂於無形-玲(Lynn)

玲,發育良好的13歲的小蘿莉,官方廣告與宣傳圖髮色有兩種版本的東方人,背景故事設定中,身分是樓蘭王國的公主…..的妹妹。姊姊和妹妹似乎都有體弱多病的體質,玲甚至弱到被謠傳壽命不長,母后因此教她學習長槍術健身,姊姊本身也有相中的對象:繼母后接手教玲長槍的教練(不是槍術教官R),和平的日子直到一名騎兵隊長的個人行為-刺殺皇帝(荊軻是你(X)),而與他國發生糾紛;
姊姊因此被迫出嫁到該國(嘛,古代都這樣)以示負責(或賠償),幾年後歸來,似乎因為水土不服而染上肺病,不久後便當,元配男友也因此殉情。
(懶人包:樓蘭有人想刺殺他國皇帝,那個人技術不好失手,他國不高興表示想要拿玲國的女人來用,玲國答應,姊姊出嫁;姊姊天生弱質,他國表示不好用退貨,他國表示給我這麼個劣質品讓我覺得智商受到了汙辱,於是紛紛表示打架。)
眼看戰爭在即,只差使節未到,玲的年紀還小,知悉事情的程度不多,但可以知道絕對不是好事。
戰爭當天,母后突然衝進玲的房間,持著利劍將玲的頭髮斬斷:「從此,我的女兒,我的公主,已經死了,你將和其他人一起逃離。」
母后將最後留守的人撤離,玲也跟著他們離開了樓蘭王國,並誓言在日後自己變的更強,重新招集她的子民,集合起樓蘭的軍隊,收復樓蘭的故土!簡單說就是:
「一匹も残らず、全部駆逐してやる!」

(※另外後面還有一小段和塔塔的閒聊,不過因為不是很重要所以就不說了。
好,前情提要結束,開始進入正事:
玲,13歲的東方小蘿莉,可愛的外型讓衣櫃協會對內褲鬆有一定程度的貢獻,可以拿兩種武器-長槍與舞花
將菊花種植在你的氣血中,蹦嘰嘎!-長槍
輸出方式為”種花(落花)”,一種類似氣功點穴的玩意兒,長槍的重擊可以落花在BOSS身上,將技能提升到一定程度(各個重擊要點到C以上別說我沒說R)後可以上”真落花”,傷害比落花多20%傷害,實際情形大概像這樣:

落花最多可以上10朵,可以透過Type(開花預設鍵)或是一殲等技能手段讓花綻放造成傷害,文雅一點叫開花,通俗一點講就是爆菊花,很痛。
可以享受BOSS血條瞬間削減的快感。

好,玲的戰鬥大致就是圍繞這樣的循環在跑,和鐮刀上BUFF概念一樣:空揮,為什麼需要空揮?因為需要空揮的角色,輸出重點都在重擊上,前面連段的輕攻擊和抓癢沒兩樣,因此前面的攻擊盡量能省則省,減少卡肉與被攻擊的機會,另外由於空揮需要時間,因此玲很吃攻擊節奏,要預先看到BOSS要打下哪種攻擊決定上花的重擊類型,並且都需要上真花。
要說玲的輸出繼承了先天的貧弱體質或許不無道理,首先,一般的上花炸出來的攻擊幾乎不能看,所以玲的輸出入門款就在上真花,就好比音樂遊戲需要全良或是各種Perfect,是看手感與時機的,並且要練到喝水或呼吸般的流暢才比較能有爆炸性的輸出;接著,玲有著各種可以增加上花數目的技能,一般來說,都是上滿才炸,因此距離十花還差一兩朵的情況就會增加額外的上花動作,一次套路上好10朵和8、9朵的時間肯定是有落差的。
另外,爆菊花可以中斷BOSS的招式,這對上面兩位需要反擊的女士也很尷尬(男士表示斷完換我繼續斷),雖然起到自身保命的效果,但在團戰中不定時的斷招牽制對於需要吸收或是反擊的角色有沒有起到正面的作用其實頗為存疑。
簡單說,玲是個長的可愛,要先買髮型和內衣與時裝,並且花費大量時間、金錢、技術練好還是游移於輔助或輸出定位的角色。
細節觀念我覺得相關文章說的很不錯。
相關文章:
【大墨】非專業❀Lynn基本說明❀更新傘基礎於40樓(無限停更)
【攻略】[New][原版]玲的速成之路 讓你快速上手★ 持回瑪英最初的感動
【心得】琳一路走過來的心得。
【心得】淺談提升玲輸出要知道的兩三事。(很重要的觀念文,標題淺談是假的)

汝等祈禱今天不會降下氣花之雨吧-舞花
造型上相當具有玲所代表的東方氣質,個人認為極具特色,戰鬥風格上稍微可惜的一點在於傘本身並非正規的武器,因此除了開傘和玲氣功以外的敲擊方式其實換成打狗棒也不會有太大的違和,實戰方面則需要一定程度的操作技巧才得以上手,是相對需要更高操作技巧的角色之一。
輸出方式一如上花的套路集中在重擊上,但不同於簡單的次數性(xSD)的掌握,舞花多樣的指令型輕重擊([1~3]x[SDS/SDD])就讓操作難度在初期就建立了一個層次(本身還有近戰原罪的受擊風險與各種輕重擊的操作硬質)
其次則在於內外華的指令性系統,在特定時機按下Q或E可以進行內外華的增幅效果,與上真花使輸出增加的關鍵雷同,何時需要內華吸血加速,何時需要外華常駐增傷又更進一步提升了操作上的”多澤”性;
(因為某些緣故我暫時使用鍵盤模式拍這張圖,正常來說左邊是Q右邊是E。


現在新角色新武器要搭配新氣條是種流行,因此使用內外華時也會有相對應的舞花條需要掌握。
至於生存力上,手段的選擇也較多,包括基本閃避與技能算一算有4種,相比於塔塔滑步或翻滾這種純容錯率的閃避方式,手段多的難處則傾向於個人習慣與當下情況的應對(就好比敵人對你用長位移的技能戳過來,你卻用右鍵直直地穿到背面拉出一個很長的距離就有點尷尬了),屬於經驗上的累積與判斷。
相關文章:
祈天緋舞,遊雲百花-淺談玲二武-舞花
圖文並茂的大墨舞花解說(實況樓第30層)
舞花倍率表
將魔能賦予到劍刃上,穿梭於遠近之間的次元魔法-艾瑞莎

艾瑞莎,公認的奶子角(某一次的莎莎設計訪談中有提到,莎莎是個具有”西方肉體美”的角色
【”Arisha is a calm and chic character with a more ‘western’ voluptuous body type.”】)。
俗稱奶莎,漸漸沒有以前那麼難用的角色,使用的武器是魔刃&滅靈手套(兩個是一組的),雖然說是法系職業,但是由於次元不同,魔法的類型不同於E菲和赫G,有遊戲唯一額外能量系統要顧:MP(Mana power),一般的角色只有SP和耐力,莎莎卻多出另外一條讓操作與能力的分配在起初會比較複雜(雖然我自己熟練了已經是和吃飯差不多,但吃相很差還常噎到);MP就和原本E菲那種法師應該要有的東西一樣,使用技能時會消耗,這就要說到莎莎的獨特模式:
魔刃模式。
莎莎的輸出方式,我在其他文章時常形容成”飛機駕駛艙”,如果說其他角色在技能組與SP耐力條交互搭配是陸上交通工具的二維概念,那麼莎莎再加上MP就是飛行機的三維概念;
首先,莎莎有魔刃和非魔刃兩種模式,非魔刃模式就只是個拿長刀的妹子,只有5+1段的普刀,很癢,頂多丟個魔幻石(類似火焰石頭的東東)可以炸裂和施放持續性傷害的攻擊(魔幻區域),沒了,非魔刃模式的用處在於為魔刃蒐集MP,那5+1下普刀或是魔幻石攻擊敵人可以獲得深藍MP,深藍MP透過魔法吸收會轉換成淺藍MP,為實際可以使用的MP。
(※魔法吸收又分為普通吸收與完美吸收,普通就是啥都沒做站在原地按格檔鍵吸收,完美吸收則是受到敵人攻擊的瞬間恰好在吸收,會有”咚”的一聲,完美吸收時會把深藍MP加倍轉換成淺藍MP。)

魔刃模式,很中二,普刀會自動取代成技能盛宴之刃(就是刷刷刷),會使用掉淺藍MP,耐力消耗超快,在魔刃狀態下才可以使出其他代表性的技能:魔法烙印-在敵人身上留下印記後,可以再次瞬間回到該印記位置的技能,或是相位扭曲-與投出的魔法石交換位置,由於空間因為魔法產生極高的壓縮,所以兩點之間的敵人會受到傷害,很痛;以及輸出性大招-滅罪之刃,光是這點就足以讓莎莎躍升為難玩的理由,因為這招是指令技能,要成功發動的條件,是在發動之前的一小段時間輸入:WSADADWS才會砸下去(後面還可以續接指令接其他技能:ASDSW),手殘黨的噩夢,配備差的夢魘(畫面LAG一下基本上就不要想成功了)。
因為是簡介所以我不宜說的太詳細,但上述大致就是基本盤的內容,要遊玩莎莎(?),需要有非常清楚的即時應對,因為技能與能量系統很多,要精確的掌握並不容易,基本盤的內容交互作用衍生的使用概念更是複雜,而且除了扭曲除了傷害外頂多可以交換位置進退場,魔法吸收的時機更是吃精準的時間點,滑步則(除了細微時間)和其他職業沒有太大的分別。法職血特薄,和槍塔有類似但很少提及的薄命BUFF-相位扭曲CD時,防禦力-5%。
啊,太認真講都忘記,莎莎的大招很潮,高調到你沒定住BOSS大家都知道,然後看著你耍中二:魔靈主宰。
簡言之就是:

透過壓縮極強的魔力,讓敵人的時間停止後,一次釋放產生大爆炸。不是很痛。特色就是全體除了施放者外都會變成黑白畫面,由於不是說定就定,所以很容易產生所謂的:空大。
空大的尷尬感就像是”帥氣的做一個投籃之後,轉身說著「你已經進入籃框了。」然後那顆球連籃框都沒碰到”這樣。
相關文章:
【心得】超越空間,時止於黑白之境-艾瑞莎詳細心得(文長飽和)(我自己寫的)
【攻略】<墮入魔道,劃破時間與空間的魔劍士─艾瑞莎>
【討論】艾瑞莎的粗淺心得(文字比較多的概念)
【攻略】[攻略]艾瑞莎的,技能配點,覺醒石,裝備,輸出方式和小心得
※關於莎莎背景故事:
目前已經有官方補完,大致上就是有個有資質的軟妹被老頭相中教她成為魔法少女,後來因為一些巴拉巴拉的原因消失(估計是領便當了),然後又再度觸發”東西南北..庫漢”技能加入了卡布蘭傭兵團。


拿吾等的魔鞭鞭笞汝似乎有點太奢侈了-魔鞭
魔鞭貴為二武,激發出了莎莎另一個屬性的魅力,不過大概也僅只於此(#,攻擊方式與目的的根本和主武魔刃差不了多少,都是蒐集魔力後,賦予武器魔能並進行一波爆發輸出的套路。
以攻擊模式來說,鞭子的特色便是甩甩手中的鞭條進行中廣範圍的攻擊,但是揮擊速度偏慢,傷害也沒有說特別高,開魔鞭後的傷害+20%但大家基本上都是衝著20層的BUFF為目的,很有爽度的-鞭笞(技能名)靈活度不足,轉向與硬直都相當高,另外輸出也仰賴”透過連續格擋增幅的拳炮(魔能契約)”以及”需要疊層BUFF的無想終音”。
魔能契約要發揮完全,首先需要對BOSS的所有攻擊方式有(不說九成五)至少九成的熟悉度,不僅仰賴熟悉度,甚至BOSS本身的攻擊模式也會影響這個技能的輸出性,更不用說派生技的判斷很有機會造成傷害後而讓無想BUFF少3層。
而無想終音則需要透過普攻或鞭笞造成傷害後進行疊層BUFF,在”開魔鞭”的狀態下(達到20層BUFF)才能達到最可觀的輸出量,這在耐力、MP、SP的處理上就變成很重要的功課,更不用說一些QTE的指令發動了。
整體來說,隨著魔刃的簡單化,個人覺得魔鞭是”很有以前莎莎困難性”的職業,有限的輸出方式以及更吃王的熟悉度,以及能量條三寶的掌握也都有過去的影子,算是個”稱職的二武”-很具特色,可惜主武比較優。
相關文章:
【攻略】多數選擇中的少數選擇,你要與我同在嗎? 魔鞭攻略【NEW】
【心得】個人魔鞭莎的一些solo及小心得 (新增內貝雷斯solo)【NEW】
劃破時空,臣服於高跟鞋%%的魅力吧!!-魔鞭簡易心得
作者:坂木草人 (kamizuki)
轉載.原文:巴哈姆特論壇